2025年8月19日是第八个中国医师节。为弘扬医者仁心精神,推动医疗行业德技融合发展,由北京医师协会主办的“德馨于行,技精于勤”819中国医师节主题活动近日在京举行。北京医师协会会长郭积勇,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王建六,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吴浩,北京康复医院原院长席家宁,北京友谊医院党委常委、常务副院长尤红等专家齐聚一堂,围绕医疗技术创新与医德建设展开深入交流。
活动现场图
郭积勇表示,中国医师节的设立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医务工作者的深切关怀与高度认可。他提到,国家卫健委等四部门最新发布的《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2025年版)》提出十条规范,引导医务人员明大德、遵医德、守公德、严私德。“我们要继续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以实际行动维护行业形象。”郭积勇强调。
北京医师协会会长郭积勇发言
医者之道:德与术的融合
在圆桌讨论中,与会专家从管理、科研、康复等维度,共同探讨了德技融合的实践路径。
王建六教授指出:“精湛医术是治愈基础,高尚医德是康复关键,二者缺一不可。”他介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提出“四满意”目标,即患者满意、员工满意、社会满意、国家满意,其中“患者满意”是首要标准。医院通过狠抓医疗质量创新和医德医风建设,实现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双提升。“这正是对今年医师节主题‘德馨于行,技精于勤’的最佳实践。”王建六说。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王建六发言
吴浩教授从医学教育角度提出见解:“医学是一门艺术,同样的疾病、同样的技术,应用在不同患者身上可能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他强调,技术不能替代道德,道德也解决不了技术问题,唯有德术并重,才能实现医学的真正价值。吴浩指出,全科医学教育应注重培养医学生“以人为中心”的诊疗思维,将医学人文与专业技术深度融合。
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吴浩发言
席家宁教授从社会视角解读了医师节的意义:“这不仅是对医者的尊重,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表示,医务工作者既要精进医术,也要积极投身科普,让公众理解医学的边界与可能,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北京康复医院原院长席家宁发言
尤红教授则结合医院“仁爱博精”的院训指出:“‘仁爱’是医德内核,‘博精’是技术追求,二者相互促进,方能成就卓越医疗。”
北京友谊医院党委常委、常务副院长尤红发言
创新突破:以技术诠释医者仁心
除了理念探讨,专家还分享了各自领域的技术创新成果,以实际案例诠释医者仁心。
王建六教授在肿瘤治疗与生育力保护结合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针对妇科肿瘤年轻化问题,提出“逆转肿瘤”的创新理念——通过药物干预使肿瘤退化,避免器官切除,保留患者生育功能。其团队研发的“一抗三降”疗法使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达到90%的肿瘤完全缓解率,50%成功妊娠率,38%活产率。“这不仅是一项技术突破,更是对患者生育权和生命质量的尊重。”王建六说。
尤红教授在分享中特别强调,肝脏作为“沉默器官”,长期承受着病毒、酒精、脂肪和药物的多重伤害却少有症状表现。她形象地解释道,当这些损伤持续累积,肝脏的自我修复机制就会启动,但这一过程往往伴随着纤维组织增生,就像皮肤伤口愈合时留下的疤痕——这就是肝纤维化的形成过程。“这种病变初期毫无征兆,却可能逐渐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尤红教授介绍,针对这一难题,友谊医院联合全国专家创新构建了“早筛-阻断-逆转”三位一体的防治体系,临床数据显示:60%的肝纤维化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实现逆转,部分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甚至能重返代偿期。“这项突破不仅得益于诊疗技术进步,更重要的是建立了多学科协作机制和全程管理模式。”她指出。
席家宁教授深入解析了康复医学的独特价值。他澄清了“康复医学”(Rehabilitation)与普通认知中“康复”(Recovery)的本质区别,指出康复医学的核心是“功能重建”。通过声、光、电、磁等物理因子和循证手法,能有效解决伤病导致的功能障碍。“比如紫外线消炎无耐药性,基于解剖的手法治疗精准调节功能,这些都是康复医学的独特优势。”席家宁说。
吴浩教授系统阐述了全科医学在分级诊疗中的关键作用。他以北京方庄社区医疗中心为例,该机构通过提升服务能力,实现了辖区70%常住人口的社区首诊。“全科医生不是‘低配版’专科医生,而是健康守门人。”吴浩强调,全科医学通过“三个处方”,即药物、非药物干预、社会处方,为患者提供连续性管理,尤其在慢性病防控、肿瘤术后监测等方面不可或缺。他呼吁在三甲医院建立全科医学科,将其发展为“会诊中心”和“共病管理中心”,为全科医生提供职业发展平台。
尊医重卫:构建和谐医疗生态
活动的最后,专家们就如何弘扬医者仁心、增进社会对医疗工作的理解展开讨论。
王建六表示,医务工作者应以“德馨于行,技精于勤”为指引,持续提升诊疗水平,同时优化就医体验,实现“无病防病,有病治病”的医学目标。吴浩指出,基层医疗机构要加强健康知识普及,延长居民健康寿命。席家宁呼吁创新康复服务模式,如推出的上门服务,让康复医疗更贴近百姓生活。
尤红教授分享了友谊医院的典型经验,大力宣传感人事迹。“这些榜样不仅鼓舞医生群体,更向社会传递了正能量。”她强调,尊医重卫本质上是对生命的尊重,这种良好氛围将惠及每一位患者。
郭积勇总结表示,北京医师协会将继续发挥行业引领作用,推动德技双馨的医师队伍建设,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