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指苍穹 御敌长空——记对空抗击方队-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9/05 16:35:10
来源:新华网

剑指苍穹 御敌长空——记对空抗击方队

字体: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对空抗击方队接受检阅。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新华社北京9月5日电 题:剑指苍穹 御敌长空——记对空抗击方队

  梅世雄、王慧、李岩松

  剑指苍穹,御敌长空。

  3日上午,由6型地空导弹发射车组成的对空抗击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

  由空军地空导弹某部抽组的这个方队,以“远中近程衔接、高中低空互补、防空反导一体”的体系化阵容亮相。

  目前,空军地空导弹部队已经发展成一支武器装备先进、能力素质过硬、规模结构合理的现代化高技术兵种,防空反导能力全面提升,形成了远中近程、高中低空相结合的作战体系,具备全天候、全方位打击能力。

  把阅兵场当战场,向科技要战斗力,方队官兵在阅兵训练中砥砺打赢能力。

  “每个数据点都是战斗力刻度!”方队用数智思维重塑传统训练模式。在阅兵训练中,方队引入数字化评估体系,实现训练质量动态监控和训练水平科学评估,达到预期训练目标。

  从机械化到信息化,从信息化到智能化,这种转型已渗透至每个战位:装备抢修员代明亮通过故障码与数据流精准定位新型电控发动机“病灶”;引导车驾驶员王一建立“转速特征数据库”,探索不同时间、温度下的车辆转速波动特点,以零失误率引导方队。

  这些创新背后,是地空导弹兵实干劲头的展现——正如方队驾驶员葛涵所说:“当年老前辈创新‘近快战法’8秒成功击落敌机,现在的我们也正在用数智转型推动作战能力提升。”

  当战车驶过天安门广场时,观礼台上白发苍苍的老兵与方队官兵的目光在空中交汇。从隐姓埋名的第一代地空导弹兵,到如今构建起某新型作战体系的新锐力量,变的是装备性能与作战样式,不变的是地空导弹兵“敢于亮剑、善谋打赢”的铁血基因。

【纠错】 【责任编辑:吴京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