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河北体育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昆仑
《中国古代陶瓷捶丸》
梅国建 刘艳兵 李玉磊 刘楠楠 著 科学出版社
欣闻平顶山学院梅国建团队最新研究成果——《中国古代陶瓷捶丸》近日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记得2023年末平顶山学院在上海举行题为“圆融雅韵:中国古代陶瓷捶丸与近现代陶瓷球艺术展”的捶丸研究成果发布会,我有幸受邀,参观展览时,梅国建先生手指一件直径4cm左右的陶瓷小球介绍:“这是一件北宋鲁山段店窑产的陶瓷捶丸,上面还留有被击打过的痕迹。”听闻欣喜之余,我竟在留言板上冒昧地写下“捶击天地,丸美人生”八个字,这是自我感慨、触景生情,也是对所有捶丸传承人的敬重。期间,梅先生与我交流了《中国古代陶瓷捶丸》书稿撰写意见,我被他著书立说,广传捶丸文化的精神所感,随后还擅自送他一首打油小诗:“沪上陶瓷梅,花开平顶山。幸遇好事者,携手弄捶丸。”
《中国古代陶瓷捶丸》外观设计新颖、装帧精美、图文并茂,是近年来为数不多承载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经典图书。全书从探讨中国古代捶丸文化发展脉络与艺术科技价值入手,以古代陶瓷捶丸为研究对象,通过历史文化、体育艺术等视角,揭示了捶丸起源演变、发生发展的历史;特别是从陶瓷工艺学、艺术学与材料学等视角,对陶瓷捶丸遗存的生产工艺技术和材料科学进行了综合研究,凸显了陶瓷捶丸的文化艺术价值,拓展了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研究的维度,令人耳目一新。该著作不仅有益于体育史的研究,还向陶瓷史、材料学等研究领域提供了新的材料。通过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式,探索了体育文化与中国传统工艺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推动了体育史与工艺史的融合研究。这不仅填补了相关领域的学术空白,也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了力量。
梅国建先生是鲁山花瓷烧制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平顶山学院陶瓷学院院长。多年前,他因收集教学用的古陶瓷标本时,发现了一批印象深刻的陶瓷球,经过查阅《丸经》等典籍资料和近年来的学术成果,了解到捶丸运动与这些陶瓷球之间的关系,激发了他系统研究古代陶瓷捶丸的热情,随后又组成科研团队致力于捶丸文化挖掘与活化研究。2023年11月,“圆融雅韵:中国古代陶瓷捶丸与近现代陶瓷球艺术展”在上海成功举办,2024年7月捶丸展演项目受邀巴黎奥运会“中国之家”展演,国际奥组委主席托马斯·巴赫到场参观捶丸项目。2025年4月,《人民日报》以“捶丸:萋萋芳草地,清脆击球声”为题,对平顶山学院大学生捶丸活动进行了报道。加上最新出版的《中国古代陶瓷捶丸》,这些均是梅国建科研团队取得系列成果的反映。梅国建先生敬业精神、治学态度、研究水平,可敬可赞!
据悉,梅国建团队正在策划推进捶丸研究新思路新方法,利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让陈列在博物馆的陶瓷捶丸活起来、走出去,令人期待。
赓续千百年,捶丸正青春。